搜索
当一个社牛DM,碰到了社恐玩家...
小沛
2022-04-13

  写在前面  



社交牛逼症,一个在互联网流行的“热门病症”。

而近期,“线下社恐,线上社牛”、“独自出门社恐、和朋友出门社牛”等社交牛杂症更为常见。


其实,玩本的时候,也有很多人能够自由地切换自己的社交属性。比如“开本社牛,下班社恐的DM”、“平时社牛,玩本社死的玩家”......


当这些不同社交属性的DM和玩家聚集在玩本现场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




 一 


DM:我只是被迫社牛


也许在多数人眼中,DM是一个能够Hold住全场的人。

因为在剧本游戏中,他们站在上帝的视角,他们是剧本的导演,他们的任务是带动玩家的情绪。


可事实真的如此吗?


昨天我们便发起了聊一聊进行一波了解:“作为DM,你是社牛还是社恐?”

在留言中,有大部分的DM表示,自己是“社交恐怖分子”、“社精病DM”。

也有一部分的DM表示:自己是“社恐”,“时而社牛时而社恐”、“当了dm后社交恐惧症直接变身成为社交恐怖分子”。



由此可见,并不是所有的DM生来就是社牛。


有些人,表面上风轻云淡,其实心里却早已兵荒马乱。

特别是在遇到一些不尊重游戏规则的玩家,和一些玩本现场的突发情况时,他们也会担心自己无法给顾客带来满意的游戏体验。


一位要好的DM朋友跟我分享了她的经历:

“其实你也知道,我平时不太善于沟通,开本对于我来说,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。

 第一次开本的时候紧张到忘词,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啃本,才做到了最基本的脱稿复盘。

 我本以为万无一失了,可在面对客人的时候,我还是说不出来。”


面对自己喜欢的职业,他们在日常的开本中,一步步地克服了社恐,在游戏演绎中发挥着自己的魅力。




 二 


玩家:我是真的社恐


“朋友,周末我想去玩《××》,还差一个人,来救个急吗?”

“不了吧,我不善推理,又有社交恐惧,还是不去了。”


这样的对话曾多次出现在我和朋友的聊天中。

对于社牛玩家来说,他们享受着剧本娱乐的社交属性所带来的体验。

可对于社恐玩家来说,阻碍他们玩本的原因,却同样也是这个社交属性。


每当我兴致勃勃地向他们发出玩本邀请,最后总会因为“社恐”这个理由被回绝。



置身于剧本情境中,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介绍,陈述自己的时间线。

在一众人的注目礼中发言,这对于他们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

还有许多的剧本,需要玩家进行一定的才艺表演,如《青楼》等。

可其实,有很多的玩家表示:“拿到凶手本时是社恐,非凶手本是社牛。”



作为凶手,在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错综复杂的逻辑中完美逃脱,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场景里感到紧张与急迫。


剧本娱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场景,但需要每一个玩家直面社恐,勇敢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。




 三 


社牛与社恐的碰撞

 

社牛与社恐在玩本中产生碰撞,便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,比如:

 当社恐玩家玩本,在才艺表演环节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;

 

但社牛DM却偏偏不肯放过他们......

 当社牛玩家玩本,早早地到达剧本店,想着找DM唠唠嗑;

 但社恐DM心里:要命了我要怎么去和顾客聊天?

 


还有一些玩家表面看起来社恐,可一旦激发社牛属性,连DM都招架不住。

 

店家@说与山鬼听:“之前店里开了一个剧本,有分财产的环节,如果想得到财产,就需要讨好DM。

 

本以为我们的DM已经身经百战,可没想到,有位玩家一上来就直接抱着DM的大腿嚎啕大哭,那演技,DM看了都自愧不如。”

 更有一些玩家,连npc都不放过...

 

@店家小杨:“玩恐怖本时,社牛玩家碰见npc,听我说:谢谢你,因为有你,温暖了四季,世界更美丽,直接给我们npc整不会了。”



  写在后面  


其实,社牛和社恐其实都只是一个标签。

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,都是对于当下情景所做出的反应。


剧本娱乐的魅力,就在于它能让你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碰撞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,带动你的情绪变化。


希望大家都可以不再将自己包裹在设置的限制中,鼓起勇气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情绪,在玩本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。


直面多个维度的自己,不要给自己设限。